全國建材行業勞動模范先進事跡 曹昌榮
溫州是一個沒有石灰石資源的城市,也是一個沒有水泥制造企業的地區,幾代的溫州建材行業界的人士,一直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在溫州建立一座本土的水泥生產企業。
這個夢想,隨著溫州發電廠一期項目的投產,所產生的大量的粉煤灰亟待消化,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于2001年投產。一個設計年產30萬噸復合水泥生產線建成,年消耗10萬噸粉煤灰。它的投產,既保護了環境又節約了資源,被省經信委、省國稅地稅等部門認定為“資源綜合利用企業“,也是“十一五”期間,浙江省100家工業循環經濟試點企業之一。
作為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技術負責的工程師曹昌榮,他在國內首先創造性地創建了在水泥行業領先的“二磨一攪拌”工藝,特別是在自主創新、科技進步、加快轉變發展、做好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成績突出,走出了一條新的污染綜合治理模式。
一、自主創新,創造性走出一條新穎水泥生產線新工藝
在1998年,曹昌榮在和臺灣的同行交談中,捕捉到這么一條信息: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混合材,如果單獨進行磨研,進行攪拌,其強度效果可以得到加強。就這么一句不經意間的閑聊,就被多年從事建材水泥行業工作的曹昌榮迅速捕捉,并很快付諸實際工作中去。當時,溫州發電廠一期兩臺125KW發電機組,每年產生10萬噸的工業固體廢棄物——粉煤灰。由于得不到處理而影響環境,在經過多次的實驗后,針對溫州沒有石灰石礦山資源的特點,曹昌榮就從技術的角度,結合溫州的特點,經過多次的配比實驗,取得了突破,從當時的數據來看,比預想的還要理想!為此,曹昌榮向公司領導提出:在溫州發電廠內,建立以消納溫州電廠排放的粉煤灰為主要目的的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采用海運高標號的水泥到溫州,再把溫州發電廠的粉煤灰進行超細粉磨,再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工藝進行強制碾磨攪拌,均化率達99%以上,然后按照一定的工藝配比進行混合。就這樣,一條新穎的水泥工藝生產線,在曹昌榮的技術主持下,通過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生產實踐而誕生。在國內率先創造性地走出一條以“二磨一攪拌”新工藝生產方式的水泥生產廠家,為大量消化粉煤灰,走出了一條新的污染治理模式。
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二磨一攪拌”水泥工藝生產線,經過幾年的生產實踐,技術上日臻成熟,得到了國內同行的青睞,也受到了日本同行的關注, 2004年,日本株式會社曾到鐘山公司考察交流學習。
二、不斷實驗,加大消納廢棄物,打造循環經濟型綠色產業
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由于在技術上的成功,使“二磨一攪拌”水泥生產工藝的復合硅酸鹽水泥在產品質量方面達到和超過國家標準,但曹昌榮并沒有在技術實驗上而停下腳步。
為了達到更大限度地綜合利用工藝固體廢棄物——粉煤灰,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曹昌榮按照公司的要求,對粉煤灰的研磨細度進行強化超細磨,經過不斷的試驗,在保證生產水泥產品質量的前提下,使粉煤灰的摻入量從原來的30%多提高到48%,大大提高了公司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了資源利用率,達到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創造了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由于進行了一系列的技術改造,溫州鐘山公司在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取得的成績,在2006年溫州市經信委對全市各企業,在構建循環經濟模式上,在已經取得的工作成效等各個方面工作和鐘山公司進行了各方面的審核和評價,評為2006-2010年“十一五”規劃中,浙江省工業循環經濟的100家試點企業之一。
三、堅持質量與環境兩手抓的技術管理理念。
溫州鐘山水泥有限公司是利用粉煤灰生產復合水泥的循環經濟企業,是省經信委認定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如在生產復合水泥的過程中,若管理不善,又是一個新的環境污染源。為此,鐘山公司從生產技術著手,投入環境保護設備,使鐘山公司的水泥生產過程粉塵排放量幾乎為零,這樣既保護了環境,又杜絕了浪費。
為了完善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鐘山公司從成立伊始,就建立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使公司的水泥產品的質量管理由管理體系來保證,公司產品“甌越牌”水泥的產品質量合格率和出廠水泥富裕強度合格率均達到100%。為了進一步加大環境管理力度,使環境管理更加完善,公司又取得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更加保證了環境保護和清潔生產的有效實現。
曹昌榮從1978年涉足進入建材行業,在建筑材料行業34年的工作生涯中,傾注了他一輩子的建筑材料行業情結。在建筑材料供銷公司的基層技術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勤勤懇懇地奉獻在自己的本職工作崗位上,雖然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癥,但幾年來一直堅守在企業生產技術的第一線。特別是從1999年起,在鐘山公司的技術崗位上,認真學習,開拓進取,在組織技術攻關,自主創新,創造性的走出國內首條“二磨一攪拌”水泥生產線的生產實踐,把科技實踐轉化為生產力,創造了以循環經濟模式的新的經濟增長點,扎扎實實地做科技轉化生產力的工作,為綜合利用粉煤灰在水泥產品方面的推廣應用,走出了一條嶄新的資源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可見發展的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