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走出去”東盟顯商機
訪柬埔寨中國商會副會長胡金林
不久前,筆者與柬埔寨中國商會副會長、柬埔寨溫州同鄉會會長胡金林先生交談中了解到,東盟國家正在抓緊實施《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為2015年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打好基礎。目前,東盟各國都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對水泥、瓷磚、玻璃等建材的大量需求,溫州建材企業要“走出去”,東盟國家有無限廣闊的商機。
胡金林在柬埔寨創業的實踐表明,東盟國家正處在發展階段,溫州商人可以在建材等各個領域不斷拓展市場空間。
早在2001年,胡金林來到柬埔寨考察,并創立了“三林國際電器(柬埔寨)有限公司”,憑借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經濟實力,很快打開了局面,生意越做越大,成為柬埔寨最大的電器材料供應商。
2007年,胡金林獲得柬埔寨政府15萬畝“特許地”開發權,創辦了偉業柬埔寨發展有限公司,進軍柬埔寨東部森林,從事橡膠、柚木、木薯等炙手可熱的資源性項目的大規模開發,尤其在橡膠種植業領域取得驕人的業績。
2008年,胡金林以誠信的品德和良好的口碑當選溫州市“改革開放30周年在外風云溫商30人”,2010年榮獲“世界華人十大杰出貢獻人物”稱號,2011年又榮膺“十大愛國華僑旗幟人物獎”。
胡金林在柬埔寨的事業如日中天,顯示出蓬勃的活力。他認為,作為中國與國外建立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2010年1月建立以來,雙方絕大多數的建材產品貿易關稅已為零,雙方經貿合作獲得快速發展,使得東盟成為中國建材產業“走出去”的首選市場。
當前,中國建材企業紛紛投入巨資,在東盟建廠,如在印度尼西亞三寶龍市投資建成印尼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線。在越南、緬甸、泰國、老撾創辦水泥、陶瓷生產企業。今年上半年,中國——東盟建材產品貿易額同比增長了50%。為了吸引外國投資,東盟國家紛紛制定優惠政策,包括財稅政策和非財稅政策。財稅政策的優惠條件主要體現在減免企業營業稅、所得稅、原料設備進口關稅和加工成品出口關稅等等。非財稅政策優惠體現在土地的使用、簡化海關手續等。
胡金林告訴筆者,歡迎溫州建材企業家到柬埔寨等東盟國家實地考察,期待與溫州同行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共同開發,共同發展。
(張紹光)
胡金林(左一)與溫州市建材行業協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