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膽識及人格魅力
——記溫州市地方建筑材料工業公司經理張國權
《中國建材報》特約記者 張紹光
對溫州市地方建筑材料工業公司來說,2002年又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年頭,公司完成銷售額8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實現稅利3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
溫州市地方建筑材料工業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幾年來,該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員工們反映,公司的發展是和張國權經理的誠信、膽識和人格魅力分不開的。
張國權是建材行業中最早提出“誠信經營”的企業家之一。他說,誠信是企業立足市場之根本,拓展市場之保障。他對員工講誠信,使干部、職工感到稱心;他在產品質量方面講誠信,使廣大消費者放心;他對用戶講誠信,使用戶和他做生意寬心。誠信為企業贏得了信譽,也為張國權在行業內樹立了威望。
熟悉張國權的人都佩服他的開拓創新精神。張國權認為,一個企業家要有膽有識,要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結構。地材公司原先以經營水泥、地方建材為主,經濟效益一直徘徊不前。1998年,張國權看好散裝水泥的發展趨勢,利用楊府山港區散裝水泥中轉庫的有利條件,成立散裝水泥中轉站。短短的時間內,銷售散裝水泥9萬噸。
1999年,他和溫州市建筑材料發展中心、溫州市石泥砂供應公司、溫州市港區楊府山經濟開發公司等企業聯合,組建由地材公司控股的龍泰混凝土有限公司,實現企業由流通型向生產、流通型轉變。
在張國權的帶領下,龍泰公司逐年發展壯大,取得顯著的效益。2000年商品混凝土產量達11萬立方米,2001年增至18萬立方米,2002年達到20萬立方米。坐落在新城區的溫州博物館、溫州科技館、溫州會議中心、安居工程、舊城改建及交通樞紐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均選用龍泰公司生產的商品混凝土。2002年6月份,他還和溫州大學合作,研制成功C80泵送高強混凝土并投入工業性試驗,為溫州發展高強混凝土作出貢獻。
張國權還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引進韓國新型墻體材料設備,進口韓國水泥,拓展中韓貿易新領域;最近又與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工程總公司合作,投資3000萬元創辦混凝土攪拌站,企業展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張國權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個職工。他愛才若渴。公司從上海引進兩位工程技術人員,張國權在羊兒路為他們租了二間住房,并配備了彩電、空調等生活設施。每逢過年過節,張國權總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和外地員工一起吃飯。平時,對職工問寒問暖,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職工生病,他總是親自去醫院探望。他常對公司干部說:“我們要把黨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職工的心里。”
誠信、膽識和人格魅力是張國權取得成功的三個支撐點。張國權和他的同事們并不滿足現狀,他們將向著更高目標努力攀登。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中國建材報》特約記者 張紹光
對溫州市地方建筑材料工業公司來說,2002年又是一個快速發展的年頭,公司完成銷售額8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實現稅利360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0%。
溫州市地方建筑材料工業公司是一家國有企業。幾年來,該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取得了輝煌的業績。員工們反映,公司的發展是和張國權經理的誠信、膽識和人格魅力分不開的。
張國權是建材行業中最早提出“誠信經營”的企業家之一。他說,誠信是企業立足市場之根本,拓展市場之保障。他對員工講誠信,使干部、職工感到稱心;他在產品質量方面講誠信,使廣大消費者放心;他對用戶講誠信,使用戶和他做生意寬心。誠信為企業贏得了信譽,也為張國權在行業內樹立了威望。
熟悉張國權的人都佩服他的開拓創新精神。張國權認為,一個企業家要有膽有識,要審時度勢,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結構。地材公司原先以經營水泥、地方建材為主,經濟效益一直徘徊不前。1998年,張國權看好散裝水泥的發展趨勢,利用楊府山港區散裝水泥中轉庫的有利條件,成立散裝水泥中轉站。短短的時間內,銷售散裝水泥9萬噸。
1999年,他和溫州市建筑材料發展中心、溫州市石泥砂供應公司、溫州市港區楊府山經濟開發公司等企業聯合,組建由地材公司控股的龍泰混凝土有限公司,實現企業由流通型向生產、流通型轉變。
在張國權的帶領下,龍泰公司逐年發展壯大,取得顯著的效益。2000年商品混凝土產量達11萬立方米,2001年增至18萬立方米,2002年達到20萬立方米。坐落在新城區的溫州博物館、溫州科技館、溫州會議中心、安居工程、舊城改建及交通樞紐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均選用龍泰公司生產的商品混凝土。2002年6月份,他還和溫州大學合作,研制成功C80泵送高強混凝土并投入工業性試驗,為溫州發展高強混凝土作出貢獻。
張國權還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引進韓國新型墻體材料設備,進口韓國水泥,拓展中韓貿易新領域;最近又與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工程總公司合作,投資3000萬元創辦混凝土攪拌站,企業展現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張國權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感染每一個職工。他愛才若渴。公司從上海引進兩位工程技術人員,張國權在羊兒路為他們租了二間住房,并配備了彩電、空調等生活設施。每逢過年過節,張國權總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和外地員工一起吃飯。平時,對職工問寒問暖,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困難;職工生病,他總是親自去醫院探望。他常對公司干部說:“我們要把黨的溫暖送到每一個職工的心里。”
誠信、膽識和人格魅力是張國權取得成功的三個支撐點。張國權和他的同事們并不滿足現狀,他們將向著更高目標努力攀登。
(二00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