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煉成鋼
——記溫州市華潤物資供應公司總經理葉會昌
《中國建材報》特約記者 張紹光
人們常用“百煉成鋼”這個成語,比喻那些久經磨練與考驗,變得非常堅強的優秀人物。葉會昌就是這樣的人。
2005年12月7日上午,我如約來到溫州市華潤物資供應公司,采訪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會昌。
華潤公司坐落在溫州市江濱中路濱港花園。這是一幢粉紅色外墻的歐式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走進大門,只見山石疊嶂,碧水流翠,好一派優雅舒適的環境。在門口迎候的葉會昌總經理告訴我,這三層裝飾豪華的樓房是華潤公司在2001年購買的,大約有400多平方米,主要考慮到這里離甌江邊的鋼材碼頭比較近。他說,公司經營鋼材多年,如今有了自己的辦公樓,感到心滿意足。此刻,他的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葉會昌是一個五十開外的中年人,硬朗的身子,瘦削的臉龐,眉宇間神采奕奕,給人的感覺是親切隨和,又不失干練。
他坐在辦公桌前,點燃一支“中華”煙,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煙草味。他說,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抽煙有利于思考,又能振作精神。
像許多總經理一樣,葉會昌總是忙碌的。在我們談話過程中,他不時地接聽電話,間或有人來向他匯報工作,請他簽字。他處理事務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對下屬說話也是三言兩語,決不拖泥帶水。為了讓我們的談話不受干擾,他起身關好房門,開始向我講敘自己的人生歷程。
創業伊始,葉會昌經營小五金、裝飾材料等業務,勢單力薄,難成氣候。后來,他瞄準金屬材料行業,在艱苦的探索中尋找發展機遇,終于從不懂到懂,從“外行”變成“內行”,取得成功。
記 者:“萬事開頭難”。你自1978年下崗后,重新尋找發展機會。這期間,你干過哪些工作?
葉會昌:開始,我從事小五金、裝飾材料等業務。由于小本經營,資金缺乏,屢屢虧損。后來,我涉足啤酒行業的設備制造,先后到昆明、福鼎、臨海等地的啤酒廠打工。這期間,我了解到啤酒生產設備中的麥芽發酵篩板市場需求大,加工的地方少,回到溫州,我創辦了吳橋篩板廠,除生產篩板外,還利用鋼材零料制造模具,對金屬材料這個行業從不懂到懂。
記 者:你什么時候開始經銷鋼材?
葉會昌:大約是1985年左右,我與上海閘北物資公司聯手銷售鋼材。在上海干了幾年,積累了許多經驗,也認識一些客戶,1988年自己創辦“華潤”公司,正式開始經銷鋼材。
記 者:創業伊始,你一定吃過不少苦?
葉會昌:是的。當時,我整天在外地奔波,接洽業務,聯系運輸……記得有一次,我到武漢鋼廠,先是通過熟人找關系、批條子,費盡周折搞到一車的線材,但運輸成了難題,又得托人想辦法。那幾天,在廠家、車站來回地跑,連吃飯都顧不上,只好吃幾個家里帶來的柿餅充饑。好容易落實了汽車,又不放心,親自押車。天氣炎熱,沿途受盡了煎熬。我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陀螺,不停地轉呀,轉呀,可畢竟是凡胎肉身,車到溫州,人也累倒了。
記 者:創業是艱苦的,正是這種艱苦磨練了你的性格,鍛煉了你的意志。如今,回憶起這段塵封的往事,你有何感慨?
葉會昌: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沒有勤奮的拼搏,沒有吃苦的精神是做不成事業的。當然,經驗也很重要。我第一次做鋼材生意缺乏經驗,嘗到了苦頭。那時,我從永新鋼廠進了一條小船的鋼材,共160噸,全是16毫米一種規格。貨到了,結果賣不出去,推銷了三個月,才勉強賣完。此后,我才明白,鋼材的品種規格很多,一個工程需要多規格、多品種配套供應。
記 者:“吃一塹,長一智”。企業家的才干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增長的。
1992年以來,“華潤”與江蘇沙鋼集團“攀親”,為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葉會昌憑著勤勞、智慧和膽識,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如今,除了“華潤”外,他還是三家企業的股東,在溫州鋼材界令人刮目相看。
記 者:據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介紹,2003年溫州市鋼材生產、銷售額45億元,其中華潤公司就達4.5億元,占十分之一。這是一個不錯的業績。你公司憑什么能贏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葉會昌:我公司是江蘇張家港沙鋼集團在溫州地區的特約經銷商,專門經營“沙鋼牌”系列產品,以螺紋鋼為主,用于重點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橋梁道路、城市建設以及房地產開發。
我公司能夠在溫州鋼材市場打開局面,得益于幾個優勢。一是企業優勢。沙鋼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建材工業生產基地之一,總資產141億元,資金實力雄厚,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二是品牌優勢。沙鋼牌建筑鋼材,質量優、品牌響,用戶完全可放心使用;三是地域優勢。沙鋼集團位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與溫州距離近,運輸便捷,發貨后30小時內即可到達;四是規格優勢。沙鋼集團的螺紋鋼從10毫米至40毫米之間13種規格齊全,還可根據用戶需要定尺加工。由于沙鋼集團作為我公司的堅強后盾,供貨有保證,銷售有基礎,受到廣大用戶的信賴。
記 者:你們是怎樣與“沙鋼”攀上親的?
葉會昌:攀親有一個過程。開始,沙鋼集團對我公司缺乏了解,后來,我們跑得勤,每一筆生意都講信用,不讓對方吃虧。長期的合作使彼此之間建立了一種信任。沙鋼的產品剛進入溫州市場,用戶對“沙鋼”同樣缺乏了解,銷路難以打開。我公司和沙鋼集團聯合召開產品介紹會,征求用戶意見。同時采取多種形式的廣告宣傳。由于雙方都從長遠利益出發,互讓互利,先讓對方贏,再讓自己贏,最后達到“雙贏”,業務關系就越來越密切。目前,我公司每月銷售“沙鋼”螺紋鋼1.5萬噸左右,成為沙鋼集團的一級代理商,并獲得“五星級經銷優勝單位”的最高榮譽。
記 者:你公司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其根本原因何在?
葉會昌:以信為本。
記 者:請舉例說明。
葉會昌:2003年10月27日,我公司與溫州世貿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鋼筋材料經銷協議書》,供應“沙鋼”螺紋鋼1190噸,每噸價格3150元。4個月后交貨時,鋼材價格猛漲,每噸價位上升為4200元,僅此一項合同,就虧損100多萬元,但我公司二話沒說,仍然執行原來的協議,寧愿虧本,也不失信用。
記 者:至誠至信,確實重要。這幾年,“華潤”從小到大地發展,你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葉會昌:企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發展的。過去,“沙鋼”年鋼材產量僅40萬噸,我公司年銷售量只有1000多噸,固定為我公司運輸的航運公司也只有一條160噸位的小船?,F在,“沙鋼”的年鋼材產量突破500萬噸,我公司銷售量上升到18萬噸,而航運公司的船也增加到6只,噸位都在950噸以上。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每個企業都有發展的機會。
記 者:你每天工作多少時間,一天之中,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葉會昌:我是一個勤快的人,能吃苦。每天工作12小時不成問題。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是了解信息,掌握行情。我早上五、六點鐘起來,利用上班之前,給外地同行打電話,詢問鋼材價格變動情況。一般說來,華東各大城市每日鋼材行情、溫州市鋼材市場每日需求及庫存數量,我都了如指掌。做生意的人靠信息靈通,心中有數,才能正確決策,不致于盲目經營。
記 者:“華潤”有多少員工?他們工作安心嗎?
葉會昌:有18位員工,他們各司其職,工作安心,至今沒有一個人離開。我對員工既嚴格,又關心。每天上班打卡,工作時間必須嚴格執行企業的規章制度,但我盡量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譬如說,公司共有“寶馬”、“奔馳”、“凌志、”“桑塔納”等轎車8輛,員工到外面洽談業務、聯系工作都可乘坐,一般企業做不到這一點。
記 者:員工的福利待遇如何?
葉會昌:應該不錯。公司成立了工會,員工生活上遇到困難,工會就幫助解決。凡是員工生病、小孩上學、家庭遭遇不幸,工會都會給予補助或借款。工會每年都要組織員工外出旅游。每逢過年,組織員工會餐。員工生日的那天,都會收到一份生日蛋糕或禮物。外地來溫的員工反映說,“華潤”給了他們家的感覺。
記 者:“除了“華潤”外,你還投資哪些項目?
葉會昌:有的。我還參股創辦了華潤電子測力器廠,這是一個生產拳擊設備、游戲機設備的企業,我還是溫州市楊港軋鋼廠和溫州市九山娛樂有限公司的股東。我在每家企業的股金比例都占15%以上。
正當“華潤”迅猛發展之時,葉會昌決定在溫州辦一座鋼鐵廠,親自體驗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華潤”公司開始從經營型企業向生產經營型企業轉變。
記 者:聽說你在瑞安陶山又辦了一家鋼鐵廠?
葉會昌:是的。辦鋼鐵廠的想法由來已久。我公司經營鋼材長達20年,是一家純經營型的企業。我很想親自體驗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企業從“經營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記 者:冶煉鋼鐵相當復雜。溫州至今還沒有辦成一家鋼鐵廠。
葉會昌:1958年,溫州市有關部門曾在楊府山創辦“溫州鋼鐵廠”,但沒有成功。如今,“溫鋼”的地名還在,但從未煉出鋼鐵。2003年,我經過慎重的考慮,并請有關專家論證,在瑞安陶山鎮征地30多畝,投資設備3000多萬元,創辦“華潤陶冶實業有限公司”,立志要做第一個辦鋼鐵廠的溫州人。
記 者:十九世紀中葉,英籍法國人亨利·貝西默發明了轉爐煉鋼法,結束了“鐵”的時代,開創了一個工業新世紀,使人類許多夢想變為事實。從此,鐵路在大陸上延伸,巨輪在大海里漫游,大橋橫跨江河,高樓拔地而起,同時,出現了汽車、坦克、大炮、飛機……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你有這樣的志向很了不起。
葉會昌:2004年10月,“華潤陶冶”煉出了第一爐鋼,圓了溫州人的“鋼鐵夢”。雖然,“華潤陶冶”的規模還不大,目前僅僅生產元鋼,規格從10至15毫米,品種單一,但畢竟填補了溫州市鋼鐵工業的空白。值得我自豪的是,我們產品的質量很好,經有關部門檢測,全部指標達到國家標準;另外,銷路也很好,周邊的城鎮紛紛上門要貨,產品供不應求。
記 者:你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嗎?
葉會昌:在學校時讀過。這部小說塑造了保爾·柯察金的光輝形象,展現了他執著于信念而堅韌不撥的品德,在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震動著幾代人的心靈。
記 者:記得保爾·柯察金的那句名言嗎?
葉會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記 者: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人生的價值。
2005年11月初,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舉行三屆二次會員大會,葉會昌當選該協會的會長。他說,我深知這個擔子的份量。只有做到“工作熱心”、“服務用心”、“謀事公心”,才能不辱使命。
記 者:前不久,在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三屆二次會員大會上,你當選該協會會長。對此,你有何感想?
葉會昌: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是溫州市三十個重點行業協會之一,創辦10年來,取得長足的進步。如今,協會擁有100多個會員單位,涌現一批優秀經理(廠長),年生產、經營金屬材料200多萬噸,加工銷售額達70多億元。這個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幾任協會領導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全體同仁的辛勞和奉獻。就我本人而言,無論在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經驗、個人資歷和領導能力諸方面都難以勝任,承蒙同仁厚愛,推舉我擔任會長,深感受之有愧,但我一定能知難而進,勇往直前,不辱使命,決不辜負同仁們對我的信任和期望。
記 者:協會的會長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協會的作用又體現在哪里?
葉會昌:協會屬社會團體,群眾組織。會長不是官,沒有行政權力,只是“運動員”、“辦事員”、“服務員”而已。大家選你當會長,就是要為他們跑腿、辦事、服務的??梢哉f,會長是個費時間、耗精力的“白忙官”,有時甚至吃力不討好。但是,我對協會有很深的情結,在金屬材料行業拼搏了二十多年,我深刻體會到協會的重要作用。特別像我們這些非公有制企業,長期以來沒有主管領導,猶如水上的浮萍,沒有根,各自飄零,經不起風雨的襲擊。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協會是同行們的“家”。有了協會就有一種歸宿感,腰板子就硬了,同行們可以團結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記 者:你認為,當好一個會長應具備哪些條件?
葉會昌:概括地說,一個會長須具有“三心”,即對協會工作要熱心,為會員服務要用心,為集體謀事要公心。
記 者:三句話準確精煉,言簡意賅,有新意。能否展開說說?
葉會昌:對協會工作要熱心,這是當會長的基本條件。會長對協會不熱心,會員對協會就失去信心;會長的“熱心”表現在以身作則,克已奉公,勤奮工作,聯系群眾。此外,協會凝聚力在于服務,為會員服務一定要“用心”。會長的“用心”表現在多為協會工作出謀劃策,多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還有一條,為集體謀事要出自公心,決不能以協會的名義謀私利。“公心”具體表現在立身要正,辦事要公,只求投入,不圖回報。
記 者:你擔任會長已有一個月了。請問,你為協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葉會昌:第一件事就是維護會員單位的利益,解決了經銷“沙鋼”產品的企業與沙鋼集團的糾紛。
記 者:請詳細談談這件事的經過。
葉會昌:2005年12月2日上午,我接到經銷“沙鋼”產品會員企業的反映,沙鋼集團在“虧空補差”的問題上,損害了溫州經銷商的利益。經過調查了解,沙鋼集團對浙江經銷商2005年11月份第二期“鋼材產品因市場價格下跌造成了虧損”實行各地區不同的補差標準,杭州地區每噸補貼50元,寧波地區每噸補貼30元,臺州地區每噸補貼20元,唯獨溫州地區不給予補貼。對此,溫州經銷商感到十分震驚。當天下午,我在協會會議室召集9家相關會員單位開會,對此事進行專題討論。會上,大家對沙鋼集團的決定反映強烈,意見很大。一致認為,沙鋼集團對此事的處理顯失公平,嚴重挫傷了溫州經銷商的積極性,對市場經營秩序產生不良后果。10多年來,我們為“沙鋼”產品在溫州市場開拓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今,“沙鋼”產品能在溫州年銷量達40萬噸,我們功不可沒。為什么他們會作這樣做呢?當即決定以協會名義起草了《關于經銷沙鋼集團鋼材產品有關問題的建議》呈報沙鋼集團,要求他們在浙江省應實行統一價格銷售,統一標準補差,立即糾正上述不平等決定。
記 者:結果如何?
葉會昌:沙鋼集團接到我協會的報告后,立即進行了研究,最后同意溫州經銷商每噸補助20元,靠上臺州地區的標準。
記 者:你們滿意嗎?
葉會昌:不滿意。我們認為,將全省補差標準分成50元、30元、20元三個檔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補差越多,成本越低,價格優勢就越大,勢必造成跨地區競銷,攪亂了市場秩序。對此,我們保留繼續交涉的權利。
記 者:這件事辦得好。協會應該主持公道,為企業做主。這樣才能博得會員單位的信任。
葉會昌:這僅僅是開始。最近,協會辦公會議作出決定,會長、副會長及秘書處人員每半個月至少深入企業調查一次,凡企業提出須由協會出面解決的問題,要通過一切途徑,利用一切關系,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解決。凡企業提出的要求、意見或合理化建議,都要逐件登記,及時匯報,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復。要形成這樣的制度。
記 者:我相信,在你的領導下,溫州金屬材料協會會辦得更好,真正發揮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讓會員單位得到實惠,感到協會有作為,有作用。
葉會昌:我會繼續努力。
(二OO五年十二月五日)
相關鏈接材料
葉會昌,男,1948年出生,高中肄業。
1974年參加工作,在溫州市肉類聯合加工廠當焊工。
1978年“停薪留職”,1988年創辦溫州市華潤物資供應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過16年的艱苦創業,“華潤”的注冊資金從原先的50萬元發展到如今2000多萬元,成為溫州市鹿城區“三產重點企業”,連續多年榮獲“明星企業”稱號,并被評為“AAA級”資信企業;
2003年被溫州市銀行同業公會評為“溫州市資信百家企業”,同時被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列入全國上規模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葉會昌于2001年被溫州市鹿城區工商聯評為“優秀企業家”,2004年被溫州市鹿城區總商會、鹿城區企業家協會評為“誠信創業企業家”;
2004年當選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常務副會長,2005年11月當選為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會長。
《中國建材報》特約記者 張紹光
人們常用“百煉成鋼”這個成語,比喻那些久經磨練與考驗,變得非常堅強的優秀人物。葉會昌就是這樣的人。
2005年12月7日上午,我如約來到溫州市華潤物資供應公司,采訪該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葉會昌。
華潤公司坐落在溫州市江濱中路濱港花園。這是一幢粉紅色外墻的歐式建筑,掩映在綠樹叢中。走進大門,只見山石疊嶂,碧水流翠,好一派優雅舒適的環境。在門口迎候的葉會昌總經理告訴我,這三層裝飾豪華的樓房是華潤公司在2001年購買的,大約有400多平方米,主要考慮到這里離甌江邊的鋼材碼頭比較近。他說,公司經營鋼材多年,如今有了自己的辦公樓,感到心滿意足。此刻,他的臉上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葉會昌是一個五十開外的中年人,硬朗的身子,瘦削的臉龐,眉宇間神采奕奕,給人的感覺是親切隨和,又不失干練。
他坐在辦公桌前,點燃一支“中華”煙,空氣中彌漫著濃濃的煙草味。他說,這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抽煙有利于思考,又能振作精神。
像許多總經理一樣,葉會昌總是忙碌的。在我們談話過程中,他不時地接聽電話,間或有人來向他匯報工作,請他簽字。他處理事務從容不迫,有條不紊。對下屬說話也是三言兩語,決不拖泥帶水。為了讓我們的談話不受干擾,他起身關好房門,開始向我講敘自己的人生歷程。
創業伊始,葉會昌經營小五金、裝飾材料等業務,勢單力薄,難成氣候。后來,他瞄準金屬材料行業,在艱苦的探索中尋找發展機遇,終于從不懂到懂,從“外行”變成“內行”,取得成功。
記 者:“萬事開頭難”。你自1978年下崗后,重新尋找發展機會。這期間,你干過哪些工作?
葉會昌:開始,我從事小五金、裝飾材料等業務。由于小本經營,資金缺乏,屢屢虧損。后來,我涉足啤酒行業的設備制造,先后到昆明、福鼎、臨海等地的啤酒廠打工。這期間,我了解到啤酒生產設備中的麥芽發酵篩板市場需求大,加工的地方少,回到溫州,我創辦了吳橋篩板廠,除生產篩板外,還利用鋼材零料制造模具,對金屬材料這個行業從不懂到懂。
記 者:你什么時候開始經銷鋼材?
葉會昌:大約是1985年左右,我與上海閘北物資公司聯手銷售鋼材。在上海干了幾年,積累了許多經驗,也認識一些客戶,1988年自己創辦“華潤”公司,正式開始經銷鋼材。
記 者:創業伊始,你一定吃過不少苦?
葉會昌:是的。當時,我整天在外地奔波,接洽業務,聯系運輸……記得有一次,我到武漢鋼廠,先是通過熟人找關系、批條子,費盡周折搞到一車的線材,但運輸成了難題,又得托人想辦法。那幾天,在廠家、車站來回地跑,連吃飯都顧不上,只好吃幾個家里帶來的柿餅充饑。好容易落實了汽車,又不放心,親自押車。天氣炎熱,沿途受盡了煎熬。我只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陀螺,不停地轉呀,轉呀,可畢竟是凡胎肉身,車到溫州,人也累倒了。
記 者:創業是艱苦的,正是這種艱苦磨練了你的性格,鍛煉了你的意志。如今,回憶起這段塵封的往事,你有何感慨?
葉會昌:寶劍鋒自磨礪出,梅花香從苦寒來!沒有勤奮的拼搏,沒有吃苦的精神是做不成事業的。當然,經驗也很重要。我第一次做鋼材生意缺乏經驗,嘗到了苦頭。那時,我從永新鋼廠進了一條小船的鋼材,共160噸,全是16毫米一種規格。貨到了,結果賣不出去,推銷了三個月,才勉強賣完。此后,我才明白,鋼材的品種規格很多,一個工程需要多規格、多品種配套供應。
記 者:“吃一塹,長一智”。企業家的才干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增長的。
1992年以來,“華潤”與江蘇沙鋼集團“攀親”,為公司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葉會昌憑著勤勞、智慧和膽識,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如今,除了“華潤”外,他還是三家企業的股東,在溫州鋼材界令人刮目相看。
記 者:據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介紹,2003年溫州市鋼材生產、銷售額45億元,其中華潤公司就達4.5億元,占十分之一。這是一個不錯的業績。你公司憑什么能贏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葉會昌:我公司是江蘇張家港沙鋼集團在溫州地區的特約經銷商,專門經營“沙鋼牌”系列產品,以螺紋鋼為主,用于重點工程建設,如高速公路、橋梁道路、城市建設以及房地產開發。
我公司能夠在溫州鋼材市場打開局面,得益于幾個優勢。一是企業優勢。沙鋼集團是全國最大的建材工業生產基地之一,總資產141億元,資金實力雄厚,在全國有較高的知名度;二是品牌優勢。沙鋼牌建筑鋼材,質量優、品牌響,用戶完全可放心使用;三是地域優勢。沙鋼集團位于經濟發達的“長三角”,與溫州距離近,運輸便捷,發貨后30小時內即可到達;四是規格優勢。沙鋼集團的螺紋鋼從10毫米至40毫米之間13種規格齊全,還可根據用戶需要定尺加工。由于沙鋼集團作為我公司的堅強后盾,供貨有保證,銷售有基礎,受到廣大用戶的信賴。
記 者:你們是怎樣與“沙鋼”攀上親的?
葉會昌:攀親有一個過程。開始,沙鋼集團對我公司缺乏了解,后來,我們跑得勤,每一筆生意都講信用,不讓對方吃虧。長期的合作使彼此之間建立了一種信任。沙鋼的產品剛進入溫州市場,用戶對“沙鋼”同樣缺乏了解,銷路難以打開。我公司和沙鋼集團聯合召開產品介紹會,征求用戶意見。同時采取多種形式的廣告宣傳。由于雙方都從長遠利益出發,互讓互利,先讓對方贏,再讓自己贏,最后達到“雙贏”,業務關系就越來越密切。目前,我公司每月銷售“沙鋼”螺紋鋼1.5萬噸左右,成為沙鋼集團的一級代理商,并獲得“五星級經銷優勝單位”的最高榮譽。
記 者:你公司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其根本原因何在?
葉會昌:以信為本。
記 者:請舉例說明。
葉會昌:2003年10月27日,我公司與溫州世貿房地產開發公司簽訂《鋼筋材料經銷協議書》,供應“沙鋼”螺紋鋼1190噸,每噸價格3150元。4個月后交貨時,鋼材價格猛漲,每噸價位上升為4200元,僅此一項合同,就虧損100多萬元,但我公司二話沒說,仍然執行原來的協議,寧愿虧本,也不失信用。
記 者:至誠至信,確實重要。這幾年,“華潤”從小到大地發展,你體會最深的是什么?
葉會昌:企業的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發展的。過去,“沙鋼”年鋼材產量僅40萬噸,我公司年銷售量只有1000多噸,固定為我公司運輸的航運公司也只有一條160噸位的小船?,F在,“沙鋼”的年鋼材產量突破500萬噸,我公司銷售量上升到18萬噸,而航運公司的船也增加到6只,噸位都在950噸以上。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每個企業都有發展的機會。
記 者:你每天工作多少時間,一天之中,你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葉會昌:我是一個勤快的人,能吃苦。每天工作12小時不成問題。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是了解信息,掌握行情。我早上五、六點鐘起來,利用上班之前,給外地同行打電話,詢問鋼材價格變動情況。一般說來,華東各大城市每日鋼材行情、溫州市鋼材市場每日需求及庫存數量,我都了如指掌。做生意的人靠信息靈通,心中有數,才能正確決策,不致于盲目經營。
記 者:“華潤”有多少員工?他們工作安心嗎?
葉會昌:有18位員工,他們各司其職,工作安心,至今沒有一個人離開。我對員工既嚴格,又關心。每天上班打卡,工作時間必須嚴格執行企業的規章制度,但我盡量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譬如說,公司共有“寶馬”、“奔馳”、“凌志、”“桑塔納”等轎車8輛,員工到外面洽談業務、聯系工作都可乘坐,一般企業做不到這一點。
記 者:員工的福利待遇如何?
葉會昌:應該不錯。公司成立了工會,員工生活上遇到困難,工會就幫助解決。凡是員工生病、小孩上學、家庭遭遇不幸,工會都會給予補助或借款。工會每年都要組織員工外出旅游。每逢過年,組織員工會餐。員工生日的那天,都會收到一份生日蛋糕或禮物。外地來溫的員工反映說,“華潤”給了他們家的感覺。
記 者:“除了“華潤”外,你還投資哪些項目?
葉會昌:有的。我還參股創辦了華潤電子測力器廠,這是一個生產拳擊設備、游戲機設備的企業,我還是溫州市楊港軋鋼廠和溫州市九山娛樂有限公司的股東。我在每家企業的股金比例都占15%以上。
正當“華潤”迅猛發展之時,葉會昌決定在溫州辦一座鋼鐵廠,親自體驗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的愿望終于實現了,“華潤”公司開始從經營型企業向生產經營型企業轉變。
記 者:聽說你在瑞安陶山又辦了一家鋼鐵廠?
葉會昌:是的。辦鋼鐵廠的想法由來已久。我公司經營鋼材長達20年,是一家純經營型的企業。我很想親自體驗一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使企業從“經營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記 者:冶煉鋼鐵相當復雜。溫州至今還沒有辦成一家鋼鐵廠。
葉會昌:1958年,溫州市有關部門曾在楊府山創辦“溫州鋼鐵廠”,但沒有成功。如今,“溫鋼”的地名還在,但從未煉出鋼鐵。2003年,我經過慎重的考慮,并請有關專家論證,在瑞安陶山鎮征地30多畝,投資設備3000多萬元,創辦“華潤陶冶實業有限公司”,立志要做第一個辦鋼鐵廠的溫州人。
記 者:十九世紀中葉,英籍法國人亨利·貝西默發明了轉爐煉鋼法,結束了“鐵”的時代,開創了一個工業新世紀,使人類許多夢想變為事實。從此,鐵路在大陸上延伸,巨輪在大海里漫游,大橋橫跨江河,高樓拔地而起,同時,出現了汽車、坦克、大炮、飛機……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你有這樣的志向很了不起。
葉會昌:2004年10月,“華潤陶冶”煉出了第一爐鋼,圓了溫州人的“鋼鐵夢”。雖然,“華潤陶冶”的規模還不大,目前僅僅生產元鋼,規格從10至15毫米,品種單一,但畢竟填補了溫州市鋼鐵工業的空白。值得我自豪的是,我們產品的質量很好,經有關部門檢測,全部指標達到國家標準;另外,銷路也很好,周邊的城鎮紛紛上門要貨,產品供不應求。
記 者:你讀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嗎?
葉會昌:在學校時讀過。這部小說塑造了保爾·柯察金的光輝形象,展現了他執著于信念而堅韌不撥的品德,在全世界產生巨大的影響,震動著幾代人的心靈。
記 者:記得保爾·柯察金的那句名言嗎?
葉會昌: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記 者: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體現了人生的價值。
2005年11月初,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舉行三屆二次會員大會,葉會昌當選該協會的會長。他說,我深知這個擔子的份量。只有做到“工作熱心”、“服務用心”、“謀事公心”,才能不辱使命。
記 者:前不久,在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三屆二次會員大會上,你當選該協會會長。對此,你有何感想?
葉會昌: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是溫州市三十個重點行業協會之一,創辦10年來,取得長足的進步。如今,協會擁有100多個會員單位,涌現一批優秀經理(廠長),年生產、經營金屬材料200多萬噸,加工銷售額達70多億元。這個成果來之不易,凝聚了幾任協會領導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著全體同仁的辛勞和奉獻。就我本人而言,無論在政治思想、業務水平、工作經驗、個人資歷和領導能力諸方面都難以勝任,承蒙同仁厚愛,推舉我擔任會長,深感受之有愧,但我一定能知難而進,勇往直前,不辱使命,決不辜負同仁們對我的信任和期望。
記 者:協會的會長是一個怎樣的角色?協會的作用又體現在哪里?
葉會昌:協會屬社會團體,群眾組織。會長不是官,沒有行政權力,只是“運動員”、“辦事員”、“服務員”而已。大家選你當會長,就是要為他們跑腿、辦事、服務的??梢哉f,會長是個費時間、耗精力的“白忙官”,有時甚至吃力不討好。但是,我對協會有很深的情結,在金屬材料行業拼搏了二十多年,我深刻體會到協會的重要作用。特別像我們這些非公有制企業,長期以來沒有主管領導,猶如水上的浮萍,沒有根,各自飄零,經不起風雨的襲擊。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協會是同行們的“家”。有了協會就有一種歸宿感,腰板子就硬了,同行們可以團結起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記 者:你認為,當好一個會長應具備哪些條件?
葉會昌:概括地說,一個會長須具有“三心”,即對協會工作要熱心,為會員服務要用心,為集體謀事要公心。
記 者:三句話準確精煉,言簡意賅,有新意。能否展開說說?
葉會昌:對協會工作要熱心,這是當會長的基本條件。會長對協會不熱心,會員對協會就失去信心;會長的“熱心”表現在以身作則,克已奉公,勤奮工作,聯系群眾。此外,協會凝聚力在于服務,為會員服務一定要“用心”。會長的“用心”表現在多為協會工作出謀劃策,多為會員單位排憂解難。還有一條,為集體謀事要出自公心,決不能以協會的名義謀私利。“公心”具體表現在立身要正,辦事要公,只求投入,不圖回報。
記 者:你擔任會長已有一個月了。請問,你為協會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葉會昌:第一件事就是維護會員單位的利益,解決了經銷“沙鋼”產品的企業與沙鋼集團的糾紛。
記 者:請詳細談談這件事的經過。
葉會昌:2005年12月2日上午,我接到經銷“沙鋼”產品會員企業的反映,沙鋼集團在“虧空補差”的問題上,損害了溫州經銷商的利益。經過調查了解,沙鋼集團對浙江經銷商2005年11月份第二期“鋼材產品因市場價格下跌造成了虧損”實行各地區不同的補差標準,杭州地區每噸補貼50元,寧波地區每噸補貼30元,臺州地區每噸補貼20元,唯獨溫州地區不給予補貼。對此,溫州經銷商感到十分震驚。當天下午,我在協會會議室召集9家相關會員單位開會,對此事進行專題討論。會上,大家對沙鋼集團的決定反映強烈,意見很大。一致認為,沙鋼集團對此事的處理顯失公平,嚴重挫傷了溫州經銷商的積極性,對市場經營秩序產生不良后果。10多年來,我們為“沙鋼”產品在溫州市場開拓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如今,“沙鋼”產品能在溫州年銷量達40萬噸,我們功不可沒。為什么他們會作這樣做呢?當即決定以協會名義起草了《關于經銷沙鋼集團鋼材產品有關問題的建議》呈報沙鋼集團,要求他們在浙江省應實行統一價格銷售,統一標準補差,立即糾正上述不平等決定。
記 者:結果如何?
葉會昌:沙鋼集團接到我協會的報告后,立即進行了研究,最后同意溫州經銷商每噸補助20元,靠上臺州地區的標準。
記 者:你們滿意嗎?
葉會昌:不滿意。我們認為,將全省補差標準分成50元、30元、20元三個檔次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不公平的,不合理的。補差越多,成本越低,價格優勢就越大,勢必造成跨地區競銷,攪亂了市場秩序。對此,我們保留繼續交涉的權利。
記 者:這件事辦得好。協會應該主持公道,為企業做主。這樣才能博得會員單位的信任。
葉會昌:這僅僅是開始。最近,協會辦公會議作出決定,會長、副會長及秘書處人員每半個月至少深入企業調查一次,凡企業提出須由協會出面解決的問題,要通過一切途徑,利用一切關系,想盡一切辦法幫助解決。凡企業提出的要求、意見或合理化建議,都要逐件登記,及時匯報,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復。要形成這樣的制度。
記 者:我相信,在你的領導下,溫州金屬材料協會會辦得更好,真正發揮中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讓會員單位得到實惠,感到協會有作為,有作用。
葉會昌:我會繼續努力。
(二OO五年十二月五日)
相關鏈接材料
葉會昌,男,1948年出生,高中肄業。
1974年參加工作,在溫州市肉類聯合加工廠當焊工。
1978年“停薪留職”,1988年創辦溫州市華潤物資供應公司,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過16年的艱苦創業,“華潤”的注冊資金從原先的50萬元發展到如今2000多萬元,成為溫州市鹿城區“三產重點企業”,連續多年榮獲“明星企業”稱號,并被評為“AAA級”資信企業;
2003年被溫州市銀行同業公會評為“溫州市資信百家企業”,同時被中華全國工商聯合會列入全國上規模民營企業500強行列。
葉會昌于2001年被溫州市鹿城區工商聯評為“優秀企業家”,2004年被溫州市鹿城區總商會、鹿城區企業家協會評為“誠信創業企業家”;
2004年當選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常務副會長,2005年11月當選為溫州市金屬材料協會會長。